发布时间:2015-02-28 05:5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12月初,记者在温泉镇看到,总投资26亿元的天泽湾旅游休闲度假村,主体工程正进入装修装饰阶段,春节之后,就可以试营业。另一家由台湾投建的海峡两岸医疗观光主题园区,也在加快建设中。这一项目总投资将达到50多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养老休闲、医疗体检、品牌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这里无疑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村庄都市。 旅游是生态产业的最佳载体。汝州国家森林公园,一园南北两景区,风格各不同,可谓独步天下。
北部核心景区为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主景区为风穴寺。风穴寺在汝州市东北九公里的少室山南麓。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佛寺之一。寺内国宝级文物很多,如七祖塔,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为方形九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是全国迄今保存完好的6座唐塔之一;悬钟阁,建于宋,内悬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重达9999斤,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中佛殿,建于15米高的砖台上,飞檐挑角,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
明代王洙诗曰:“ 若论风穴胜,应在少林前。叠嶂云千树,平桥半月川。亭新开紫烟,洞古接青天。几度登临后,栖迟白昼眠。”这么好的风景,锁在深闺,真是愧对造化了! 保护汝州这一宝贵的自然人文景观,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性开发。汝州人在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一景区上,进行了多年思考和探索,力求取得多赢局面。他们抓住招商引资、开发景区的契机,改革景区管理经营体制机制,让僧人专心向佛,不事营利;让企业大力投入,认真经营,打造5A级景区,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最终目的是让合法的佛教活动受到尊重,文保有钱可筹,古建有钱维护,文物有条件得到保护,让千年古刹现“新貌旧颜”。
这一设想得到海内外企业的积极响应,中信旅游、香港丰泰等多家企业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开发。经过慎重考察筛选,香港丰泰集团的理念及实力,能够满足汝州人开发保护风穴寺景区的条件。该公司已经承诺在五年内,投入5亿人民币,对风穴寺景区进行保护性开发,让风穴寺重新焕发风采,展现其自然和人文的魅力。
南部景区为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说,九峰山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处女园。初冬的九峰山,苍茫厚重,别有一番韵味。沿山路爬行,移步换景,不时见民居隐藏山际,小块的耕地,隐约山间。一路上,野草虽已干枯,却迎风挺立不倒。树上的叶子,虽然早已失去青春的润泽,却依然紧紧地“粘”在枝头,仿佛女儿依偎在妈妈的臂弯。山路上,三五老人,背着包袱,慢慢地向高处爬行。看到这幅画面,记者有些许的感慨,九峰山的一草一木,就和这山里的老百姓一样,在朴实中有着自己的坚强,这也许是冬日九峰山最好的风景。
汝州人将把九峰山作为南线景区的重点,进行开发,投资商已经在山间开辟出一条土路,游人或车或步行,都可以到达顶峰,西望云山雾海,“九峰叠翠”奇观。
由于汝州市是产煤区,过去为了采煤,大大小小的煤老板把村庄地头的树都砍了,做了矿井支架。树少了,煤多了,遍地狼烟烧焦炭,空气中总有一股煤焦味。为给老百姓一口新鲜空气,还汝州一片绿水青山,2004年,时任市长下了迄今为止,汝州历史上唯一一道市长令:封山育林!改矿井支架为既安全又环保的钢支架。
开发温泉和汝州国家森林公园南北景区,仅是汝州生态靓市的缩影。功夫不负恒心者!几年坚持下来,“生态靓市”,让汝州的出境水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85%,林木覆盖率26.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标。 和当地一些老百姓聊天,说起空气新鲜。他们告诉记者:汝州过去是泥腿子,黑脖子,洗脸一盆泥浆子。讲究人都不敢穿白衬衣。现在不同了,白白净净出门,清清爽爽回家。白衬衣穿上三、五天也不打紧。
2013年初冬,正当各地雾霾严重时,汝州的空气质量列河南全省第二,汝州百姓真是好“福气”!
强经济,富农民,靓生态,是为了让百万汝州群众过上富裕文明和谐的好生活。汝州人汲取新农村建设中扒旧房盖新房,或者摊大饼占耕地的教训,在农村试点宜居社区,把都市的居住理念、服务设施、管理办法,移植到农村新型社区。
12月2日正午,记者来到临汝镇小山沟村。 一排排整齐的小别墅,依山向阳,坐落在山腰。冬日的阳光,远远地照过来,令家家户户阳光明媚。村里只有两条主要街道,整齐干净,街路上的太阳能路灯,可以照亮各家庭院。置身村中,人的心情愉悦,和自然有一种水乳交融的感觉。记者情不自禁,对村支书说:“能不能卖我一套房子呀?”
这是一个只有1300多人的小村,记者一行随意敲开了几户人家。各家的面积大多在300平米左右,六室两厅一厨二卫,另加单独的餐厅和储藏室。 幼儿园、小学校、医疗室、社区商店,一应俱全。养老院正在建设中,记者看到,主体框架已经搭起,预计春节即可投入使用。
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这样一处房子,大约需要20万元左右,村里自筹一部分,上级支持一部分,村民自己掏一部分。
离开小山沟,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杨楼镇欣裕苑社区。这个社区全部按徽派风格设计建设,每户面积90—130平米。为了节约用地,和小山沟不同,这个社区全部为小高层。当地负责人说,这一社区明年五月即可投入使用,每户大约17万到20万元即可入住。
在北方建南方风格的建筑,格外惹眼。记者注意到,当地关注和议论的百姓很多,住上这样的房子,是许多农民几辈子的梦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梦想就会在他们自己身上实现了。
截至2013年11月底,汝州全市共建设不同风格、面积的新型农村社区128个,这些在村庄建设的“都市”,不仅对老百姓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冲击,在心理上的冲击也许更大。
记者问一位农民对农村社区的印象,这位在城市打过工的村民说:“房子比城里大,空气比城里好,水比城里甜,花钱比城里省,邻里比城里亲。”
“两山(伏牛、嵩山)夹一川,汝河流中间”。汝河自西向东进入汝州后,东西45公里。多年来,夹河两岸群众,备受汝河之害。人们把汝河当作赖河、害河。汝州人下定决心投资8.5亿元,综合治理北汝河汝州段,已高标准治理了15公里,千年害河变为保障民生的利河、幸福河!通过治理汝河,“聚起汝河水,带来无限财”。汝河南部岭区工业经济带、北汝河滨河生态经济带,傍河而生,汝河湿地,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之地,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纽带。 每年冬季,挑剔的秋沙鸭,从西伯利亚一路向南,寻找越冬栖息地。记者在汝河岸边看到的候鸟,很多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秋沙鸭,它们结队嬉戏,在汝河湿地快乐地飞翔。记者还看到,候鸟和羊群在汝河湿地,友好相处;游人看到成群的候鸟,欣喜不已。周末,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河边游玩,孩子好奇地数着鸟儿,鸟儿悠闲地在湿地上觅食、打盹。调皮的秋沙鸭,偶尔会成群地飞起来,跟着头领,来一场雁阵飞行,好像在向游人展示团队的优雅和默契。
人们说,汝河治理后,许多候鸟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有些候鸟干脆留了下来,和汝州人做伴,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汝州,经济转型升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想,业已照进现实了!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HN005
《汝州经济转型升级:农民住上六室两厅大房子(3)》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ruzhou/13319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