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布局 通过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活动,统筹推进" />
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平顶山新闻 > 汝州市新闻 >

汝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摘要)

[摘要]=700) window.open('/uploads/allimg/c150501/1430491120925Z-15J9.jpg');" style="max-width:700px;max-height:700px;"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 > 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布局 通过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活动,统筹推进...



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布局
  通过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活动,统筹推进水与绿、水与城、水与人的有机融合,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把城市内河、渠水系及沿线区域建设成为畅通无阻的行洪道、水清岸绿的滨水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憩园。
  二、主要任务
  1、确立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河南省下达的三条红线指标。
  2、加强制度建设,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3、建立起安全集约的水供用与防灾体系,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
  4、推进水生态景观建设,把城市内河湖泊水系及沿河区域建设成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
  5、最终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以水兴城,以水丽城”,增加城市活力,确保经济发展、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的永续平衡。
 
  规划目标
 
  充分依托北汝河、洗耳河及香炉山、九峰山、迎凤山等水土保持及生态林水源涵养区的优越资源条件,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汝州城区为核心,以马庙水库、安沟水库、涧山口水库、滕口水库为支点,以北汝河、洗耳河、东二干渠为纽带。在满足防洪、灌溉、排涝功能的基础上,兼顾综合效益,结合北汝河、洗耳河、幸福渠、跃进渠的综合治理,争取利用3~5年时间,把汝州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的宜居城市。
 
  总体目标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
  (2)节水型社会建设基本完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3)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4)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
  (5)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北汝河及主要支流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
  (6)构建协调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健康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和特色鲜明的水文化水景观体系,形成“一脉、两河、三渠、四库、五湖”的汝州市水生态文明格局。
  (7)水资源管理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主要实施内容
 
  一、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1、完善现有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汝州市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汝州市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汝州市节水办法》等。
  2、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到2015年,汝州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3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表水0.85亿立方米,地下水1.28亿立方米。
  3、严格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到2015年,汝州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要不超过45立方米,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实施率要达到10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上。
  4、严格水功能区纳污控制管理。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严格控制沿河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水排放量;加强河湖水质监测工作;市区内积极实施雨污分流措施。
  5、加强水资源计量监测能力建设。完善水文基础监测体系,完善北汝河、洗耳河雨水监测站网,建设地下水位监测站网;完善取用水监测统计体系,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
  6、建立三条红线控制的政府三级管理机制。依据汝州市三条红线指标,结合水量、水质计量监测体系,建立政府直接管理、监督管理、指导管理的三级管理机制。
  7、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与考核机制。制定汝州市“三条红线”的统计、监测、监督、评估、考核等管理办法,建立“三条红线”控制管理责任制,把主要控制指标纳入汝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年度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
  8、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管理。开展水环境质量控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推行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等。
  9、深入推进水情教育与水生态文明宣传。开展广泛、深入、持久、有效的全城水情、水文明理念和特色水文化的宣讲。
  二、水资源配置工程
  蓄水工程:包括水库治理、新建橡胶坝、开挖湖泊等。
  引水工程:包括现有引水河道(渠道)治理、新开挖河道(渠道)等。
  非常规水源利用:中水回用、矿井水资源利用、雨洪水利用等。
  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和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可以大大增加汝州市地表水资源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并且可以替换地下水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使其作为备用水源,提高汝州市的供水安全保障程度。
  三、水系连通工程
  1、实施水系连通、促进水体流动。建设城区水系连通骨干工程,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畅通,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库、河道、湖泊水系连通体系。
  汝州市城区水系:水源主要为北汝河、水库等;引水工程为幸福渠、跃进渠、安沟水库西干渠等;蓄排水河道为北汝河、洗耳河、燕子河等。
  2、加强水量调度,保障生态基流。通过已有马庙水库、安沟水库、涧山口水库、滕口水库等26座中小型水库和5座橡胶坝,拟建的张湾水库、严和店水库、刘窑水库及5座湖泊,拦蓄汛期及其他季节水流,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加强水量调度,保障生态基流。
  四、饮水安全保障
  抓紧组织编制《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强化水源地保护区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推进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源优化配置及安全调配、水厂提标改造及运行优化等;加快实施城市饮用水源地防护与综合整治工程。
  1、城区饮水安全保障工程。规划在汝南产业集聚区新建自来水厂,华星水务公司结合汝南产业集聚区水厂建设,铺设涧山口水库至水厂管道长20公里,管道引水规模一期为5万m3/d,远期为15万m3/d。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每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万人以上,确保“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将达到2.74亿元。
  五、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
  1、城镇水环境治理。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加强北汝河和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市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逐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启用汝州市污水处理厂2号线;加快汝州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收水管网建设;市区污水处理率逐步达到100%。
  2、农村水环境治理。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市所有畜禽养殖企业规划建设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粪便污水进行综合利用。
  3、强化工业废水治理。积极开展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强重点污染监控企业的环境管理。加快规模为3万m3/d的汝南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推动王寨工业集聚区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区实现污水的全收集和全处理。
  六、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水系生态整治对规划河道进行治理,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及合理的需水过程。保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维持在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0%。
  2、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工程构建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地表水涵养和地下水保护的多层次生态保护格局。
  (1)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
  (2)地下水源地保护与修复
  (3)建立生态用水保障机制
  七、水景观工程建设
  1、设计愿景:城河联动,构筑秀丽汝城;水绿相拥,共创优品生活。
  2、景观规划结构图。一脉:重要城市水脉。两河:综合治理北汝河、洗耳河。三渠:改造提升东二干渠、幸福渠、跃进渠。四库:加强马庙水库、安沟水库、涧山口水库、滕口水库蓄水能力。五湖:规划建设风穴湖、汝湖、宋湖、瓷湖、钟湖。
  八、防洪除涝安全保障
  加快实施北汝河、洗耳河防洪治理工程,不断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加强防汛抢险应急能力建设,建成覆盖各乡镇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雨水情监测站网和群测群防体系,全面提升防汛指挥调度水平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九、示范工程
  1、北汝河和洗耳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从2009年开始,汝州市先后利用国家资金并自筹资金开展了北汝河和洗耳河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北汝河已治理完成14.8公里河道,兴建了3座橡胶坝,完成堤顶绿化硬化长度3.5公里,规划再建5道橡胶坝,治理8公里河道。北汝河和洗耳河治理后将成为全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2、香炉山水土保持及生态林水源涵养区建设。香炉山水土保持及生态林水源涵养区建设项目位于汝州市北部,涉及陵头、骑岭、米庙、大峪等乡镇,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平方公里。3年内,项目区水保林面积达到宜林地面积80%以上,提高森林覆盖率23.96%,小流域水土流失初步治理达到70%以上,拦沙率达到23.92%,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豫都网微信

《汝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摘要)》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ruzhou/16550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