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举措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要求,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完善各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四大班子领导、科级干部、基层干部
培训计划,办好《领导参阅》和《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加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围绕民主团结两大主题,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加强和改进市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力量、促进和谐的独特作用。加强对党史研究、民族宗教、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侨台联、工商联、科协、文联、关工委、老促会等部门的领导。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实施“双培双带双强”工程,创新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选拔方式,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原则,加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健全基层干部报酬待遇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乡镇街道、村级经费拨付标准,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4.加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建设。深化拓展、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基层“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保证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民主、科学、公正。探索推行群众民主评议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制度,提高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增强基层干部的为民服务理念。
———加强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建设。创新基层便民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干群会客厅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研究制定干部包户制度,实行包普法、包宣传、包解困、包致富、包稳定“五包”服务。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每个街道建立1个社区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建立1个便民服务大厅,每个行政村(居)建立1个便民服务点,健全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工作制度,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强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一村一警”工作机制,统筹做好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法制宣传、治安防范等工作。整合乡镇街道社会法庭、检察联络室、中心村(社区)警务室和村级治保会、民调会等力量,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加快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加大专业调解力度,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加强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建设。加强乡级纪检组织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强化对惠农政策资金、农村“三资”、涉农工程资金、低保、新农合资金的监管,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以权谋私、违规谋取私利等小官大腐案件的查处力度,使每一名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自身“净”、腰板“硬”。
5.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和党员干部“十不准”,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形成改进作风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各级党组织履行好组织领导、维护党纪、抓好作风、防治腐败、
教育管理、支持保障等责任;纪检监察组织切实肩负起监督责任,加大监督、执纪和问责力度,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中共汝州市委关于2015年工作的意见(摘要)之七》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ruzhou/16622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