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老头儿’,俺得给他点个赞!他不是一般的勤快!他在这儿干了七八年了,从来没有见他耽误过送报纸!”还没等记者发问,焦村乡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就开始讲起来,“别看老秦伯七十了,那身体硬朗着呢,人也特别和善。平时你见不着他的时候,那就是在送报纸的路上。全乡16个村,还有乡政府、七所八站、街里散户,报纸都是他一个人送的。像魏沟村,来回30多里,他也坚持送到,风雨无阻!”
被亲切地称为“老秦伯”的人,名叫秦祥,今年70岁,从1995年就开始从事有关报纸投递的工作。到焦村乡政府送报并兼职看门也已经有8年多了。谈起秦祥,乡政府的人和村里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把每一份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走在焦村乡的每条村路上,重复着同样路线,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用真诚的服务满足着每一位读者的期待。
初见秦祥,他个头不高,穿着干净简朴,有着爽朗的笑声。一听说我们的来意,秦祥连连摆手,腼腆地笑着说:“俺啥也没有干,不用采访俺。俺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给领导找麻烦就中。”
投递地址能倒背如流
按照投递单,秦祥每天要送出《今日
汝州》105份,再加上《
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共300多份,平均每天要跑30多公里,仅在焦村乡工作的这8年多就跑了9万公里,句句离不开“一定送到”。
焦村乡离市区较远,每天下午报纸才能随着市区到焦村的客车运输到乡里。秦祥在焦村乡政府门口卸下当天的报纸,然后在门卫室认真地按着投递单一一分配。“乡镇府34份《今日汝州》,卫生院3份,电管站2份,焦村小学1份,魏沟小学1份,李楼小学1份……”秦祥念叨着。
记者惊诧不已,秦祥不用看投递单,就能把整个乡的投递份数完整不落地背下来。“这没有啥,送得多了也就能记住了。有时候也会刻意去记投递地址和份数,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省事。要不,到别人家了还得拿出来看看几份再投递,麻烦。再说,如果记不住,万一送错了,自己跑冤枉路不说,最主要是耽误订阅户看报纸。”秦祥说。他负责区域内的每条街道、每个村、每个单位的地址和所递报纸的种类和数量,他都倒背如流。但是会背只是第一步,还得根据路况和距离远近设计路线图,尽量不走回头路,提高送报效率。
拒绝熟人顺路捎报纸
初春的早晨,风还是凉飕飕的,尤其是在山区。路上空荡荡的一片,没有一个行人,偶尔有风卷起几片树叶。
秦祥已经把成捆的报纸牢牢地绑到了一辆旧摩托车后面,散装的报纸就放在车两边的布袋里。他裹紧外套,对着冻红的手哈了哈气,向记者介绍说:“这辆旧摩托车跟我很多年了。送报纸不用摩托车不行,电动车没劲,上不了坡,还总得惦记着充电,半路没电了还得推着,耽误送报。”说着就发动了车,一溜烟跑开了。
为了能够把报纸准确地送到每一位订阅户手中,秦祥从不怕麻烦,甚至主动拒绝熟人捎送。一名村干部介绍,他和哥哥都订阅了报纸,一次他到乡里办事,顺便把自家的报纸领走,见到哥哥家的报纸还没有被送走,想着顺路领走也免去秦祥再跑一趟。没想到,秦祥不仅拒绝了他代领报纸,还义正词严地“数落”了他一番,“别人的报纸我自己会送,用不着你代领!”
秦祥说:“不是不让他们代领,代领的话不知道能不能送到订阅户手中,都乱了。我自己送放心!”也正是这种“较真”的精神,才保证了每一份报纸都能毫无差错地到达读者手中。
“吃百家饭”心里满是感动
有些村子离得远,加上遇上刮风下雨,路更是难走。一个上午根本送不完所有的村,到了下午三四点回来是常有的事。常年送报纸,大家也都认识秦祥,到中午的时候,不管走到哪家都会叫上秦祥吃碗蒜面条,有时候几家争着让他去吃饭;有时候轮着去吃,还有一些好心村民往他的布袋里塞两个热腾腾的馒头……秦祥称自己是“吃百家饭的送报员”。
“我有时早上带点中午能吃的,有时就等着回来再吃饭。也有很多村民,经常留我在家里吃饭,我是‘吃百家饭的送报员’,但我心里全都是感动!”秦祥说道。
正是这么一位可爱的老人,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及时看上报纸,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在寒风暴雨中默默地走了一个又一个春夏;正是这么一位执着的老人,为了确保广大读者一定能收到报纸,坚持自己的原则,用不懈的精神在焦村乡的村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足迹。
天刚蒙蒙亮,顶着寒风,秦祥满载着几百份报纸又开始了新一天的送报之旅……
《汝州七旬送报员秦祥八年跑九万公里 给这个“老头儿”点个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ruzhou/16692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