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平顶山新闻 > 石龙区新闻 >

平顶山市地方煤炭工业发展情况

[摘要]一、基本情况 平顶山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产量占河南省煤炭产业的36%,平顶山市地方煤矿产量占河南省地方煤炭产量的1/3,占平顶山煤炭总产量的1/3,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平顶山煤炭资源包括平顶山煤田,韩梁煤田,临汝煤田,黄道矿区,分布在八个...

     一、基本情况

  平顶山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产量占河南省煤炭产业的36%,平顶山市地方煤矿产量占河南省地方煤炭产量的1/3,占平顶山煤炭总产量的1/3,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平顶山煤炭资源包括平顶山煤田,韩梁煤田,临汝煤田,黄道矿区,分布在八个产煤县(市)区,含煤面积660km2,截止2004年底,探明储量18.54亿吨,保有可采储量7.404亿吨。煤种有气煤、肥煤、1/3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等。目前,全市共有地方煤矿407座,年生产能力约1800万吨。2005年至2006年底,全市地方煤矿通过资源整合,将保留191座,其中282座煤矿整合为100座,单独保留15个,独立块段60个,年生产能力30万吨煤矿4个,地方国有煤矿8个。预计投入资金4.3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到2006年底,矿井达到15万吨/年生产规模的100个左右,80余座矿井达到6万吨/年的生产规模,4个达到30万吨/年的生产规模。年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
  近年来,全市煤矿安全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地方煤矿的安全工作列入全市的六大攻坚战和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把搞好安全生产列为要办的12件实事之一,创造性地推出了诸如“三个委派”、“两个保险”,配备专职县(市)区长、颁发“五个政府令”等一系列措施,深入开展了关井压产和小煤矿专项治理整顿活动,改变了小煤矿布点多、规模小、安全事故多的局面,全市地方煤矿由98年前的2000余座减少到目前的407座,矿井生产能力由1万吨/年提高到6万吨/年以上,强制实行“五职”矿长、特殊工种人员和新工人的培训,特别是强制推行壁式采煤方法,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状况明显发生了变化,我市的一些做法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推广。  
  今年以来,全市地方煤矿共生产原煤560万吨,发生事故1起,死亡3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3,低于省定保6争5的指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2%和90%,保持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资源整合工作进展顺利,100座签订协议矿井已完成,涉及整合矿井282座,目前已复工矿井48座,全年计划关井30座,目前已关闭22座。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做法

  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局成立于1982年,是主管全市地方煤炭工业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在机构改革、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我市保留了市、县两级煤炭管理部门,做到机构、编制、人员、职责、经费五到位。我们按照“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的原则,认真履行对我市地方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促进了全市地方煤炭工业的发展。
  1、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每年与各县(市)区煤炭局、各县(市)区局与煤管站、煤矿企业都层层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目标量化分解,明确责任,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目标管理体系。
  2、强力推进“三个委派”制度。推广我市石龙区乡镇煤矿管理经验,对每个煤矿委派安全副矿长、技术副矿长、机电副矿长。“三委派”人员由县(市)区煤炭局实行“统一委派、统一组织、统一考核、统一发放工资、统一聘用、统一管理”,把政府监管的职能细化分解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现场,切实解决小煤矿在安全和技术上无人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这一作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3、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政策和制度。严格执行市政府五个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政府令”,规范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建立监管机制。市、县及煤矿企业建立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形成了以企业自查、县级排查,市级抽查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监管网络。市煤炭管理部门针对不同时期安全工作重点和季节性特点,以“一通三防” 和防治水为重点,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活动,坚持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督查。各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各煤管站至少每旬对所辖煤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矿人员每天都到矿检查;煤矿企业必须有跟班安全员,坚持每日每班安全检查;煤矿“五职”矿长实行跟班制,实施现场监督,及时处理并制止冒险蛮干和各种违规违章行为。针对查出的隐患,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登记造册,跟踪监控,严格按“五定”原则整改落实到位,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果断实施停产整顿,并派专人蹲点盯住整改。
  5、建立安全投入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科技进步。近五年来,共投入资金2.8余亿元,全市地方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总体上稳中有升,装备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积极推广应用单体液压支柱、壁式工作面,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推广大功率运转节能风机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我们根据市政府《关于地方煤矿安全资金提取使用及管理规定》(平政<2005>20号)规定,积极实施,建立安全投入长效机制,按吨提取8元安全资金,由市煤炭局专户储存,监督使用,改变过去小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帐严重的局面。
  6、建立保障机制,落实两个“保险”。我们实行了《全市煤矿实行意外伤害保险、经济担保及煤炭准销的有关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全市地方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所有乡镇煤矿必须为井下从业人员办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否则不得生产或施工,全市所有地方煤矿根据其规模必须一次性交纳30至50万元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专项用于煤矿灾害事故的抢救处理。不交纳风险抵押金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施工)活动。两个“保险”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小煤矿主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有效控制了事故发生。
  7、以人为本,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一抓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煤矿安全生产知识;二抓技术培训。对乡镇煤矿五职矿长、特殊工种、新工人实行强制培训,做到全员持证上岗。“五职矿长”不参加培训不准生产,特殊工种、新工人不参加培训不准入井作业。五年来,共培训安管人员和煤矿“五职矿长”1.2万人次,特殊工种3万余人次,新工人10万余人次,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8、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全市成立了五个煤矿救护队,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各类煤矿全部与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规模较大的煤矿都配备辅助救护人员,形成了反应灵敏、行动快捷的区域煤矿应急救援体系。

  三、煤炭调运情况

  1、煤炭经营企业情况
  全市共有各类煤炭经营企业298个,其中批发类104个,零售类189个,型煤加工类5个。按企业所有制划分:298个企业中国有20个,集体64个,有限公司212个,私有3户。
  2、货场货位情况
  全市境内铁路共有发站12个,铁路货场39个货位3456个,其中已租货货位1878个(办证),闲置货位1578个,各主要发站不同程度都存在闲置货位情况凡要集中在汝州宝丰等地。
  3、煤炭产量及流向
  全市地方煤炭产量,近几年均在1500万吨左右,通过火车运输有运量在600--650万吨,300--400万吨在本市消耗,其余部分均通过汽车运输运往省内及湖北、安微等周边省份。
  
                            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局
                         二00五年十月十九日

[1]


豫都网微信

《平顶山市地方煤炭工业发展情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shilong/10720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