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2 11:4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 牛超 实习生 乔雅雯/文 彭程/图
高铁学向记者展示他的飞行员荣誉证书。
高铁学当年佩戴的飞行员胸章。
高铁学获得的二等功奖章 。
随着电视剧《马兰谣》的热播,新疆马兰基地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关注。我市有一位老人,他不仅在马兰基地生活过,还与战友一起投下了当年震惊世界的中国第一颗实验性氢弹。他叫高铁学,家住市区建设路东段天使社区。近日,记者来到高铁学家,听他讲述了当年那段难忘的经历。
参军成了飞行员
9月1日,记者来到高铁学家。高铁学告诉记者,他今年83岁,老家在许昌市襄城县。1953年,高铁学初中毕业后报名参了军。经过3年的文化课学习及两年的进修训练后,1958年,他被分到空军当飞行员。“我是开轰炸机的。”高铁学骄傲地说。
几年前,高铁学得了脑中风,目前身体不太好,行走不方便。高铁学个头不高,微胖,右手拄着拐杖,坐在客厅的一把椅子上。旁边的沙发上摆着他曾获得的飞行荣誉证书、飞行纪念章和一枚个人二等功奖章。
记者看到,飞行荣誉证书上写着“高铁学同志从一九五六年七月至一九八二年四月从事飞行工作,特发此证。”落款盖着当时空军司令员及政治委员的大红印章。
被选中投氢弹
高铁学说,他最开心、最光荣的经历就是当年和战友一起投下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第一颗实验性氢弹,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当时,担负空投任务的机组优中选精,选择了具有丰富经验、综合素质优秀的徐克江机组和张文德机组,高铁学就在徐克江机组。1967年初,机组人员进行封闭式高强度训练。这次训练非同一般,不能跟任何人透露。飞行员除了训练,完全和外界断绝联系。
据高铁学说,训练很严格,他们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耐受各种恶劣环境,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应对意外情况,甚至要有献身精神。高铁学说,当时每个人都专心搞训练,没想过个人安危。训练中,他们尝试忽上忽下的抛物线飞行,又是盘旋又是翻滚,不仅尝试失重,还要经受住飞机下降时的超重。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一会儿轻飘飘,一会儿千钧压身,鼻塞、黏膜充血、耳鸣脑涨等状况,高铁学都感受过。
当时高铁学已经结婚,妻子杜凤莲随军在部队。杜凤莲说:“当时,他啥都没跟我说,光说是训练,结果一走好长时间,回来后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直到多年后,他才给我详细说。”
见证“蘑菇云”升起
经过多次模拟弹投掷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迎来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高铁学说,那天一大早,他顾不上吃早饭,就兴奋地来到现场。由于氢弹较大,为了安装氢弹,相关人员在飞机停放的下面挖了很深一个沟,用了一两个小时才将氢弹弹体挂进改装过的轰炸机弹仓里。
“7点多,机长徐克江驾驶‘轰-6’轰炸机载着氢弹从基地机场起飞,向试验场上空飞去。8点整,飞机进入空投区。”高铁学回忆,按照氢弹试验中制定的工作程序,飞机飞到核试验靶场上空时,要围绕上空飞行两圈,将氢弹投下。结果由于紧张,出现了操作失误,飞机飞行两圈后,错过了投掷目标区,氢弹并没有投下来。后经请示,飞机又飞行了第三圈,在到达目标区时,机舱随即打开,氢弹脱钩,试验场地的上空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圆柱体——这就是中国第一颗氢弹。
高铁学回忆说:“氢弹是在新疆罗布泊离地面万米高的空中投下,当下降至距地面约3000米左右时爆炸。从氢弹脱离飞机到爆炸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所以投弹后,我们的飞机要快速飞离。”但即使这样,在飞出很远后,高铁学还能感觉到巨大的冲击波。“当时,我们都戴着特制的防护镜,轻拨特制的飞机窗防护帘,能看到天空翻腾起熊熊烈火,传来滚滚的雷鸣声,红色烟尘向空中急剧翻卷,愈来愈大,火球也愈来愈红,与地面卷起的尘柱形成了巨大的蘑菇云。”高铁学说,正是由于这次氢弹空投的成功,高铁学所在的机组被授予集体一等功,高铁学获得了个人二等功,这枚二等功奖章一直被他精心保存。
事后,国家领导人还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慰问了参与氢弹空投的所有人员。“毛主席和周总理专门接见了我们。”高铁学笑着说。
低调开始新生活
执行完任务后,高铁学又回到了新疆马兰基地,一待就是3年。“电视上播的《马兰谣》,我一直都在看,很多场景都很熟悉……”说起这些,高铁学显得很激动,“很想念那段日子,那些老战友。”
几年后,高铁学从马兰基地回归部队。1982年,考虑到家人及孩子,高铁学转业到平顶山,后在原平顶山棉纺厂工作,曾担任过武装部长等职位。
张宝昌是高铁学的老同事,也是他的邻居。他告诉记者,他和高铁学同事很多年,多年后,他才知道高铁学有“参与投掷氢弹”的辉煌往事。
“以前不让说,这是需要保密的。”高铁学说。
《隐居鹰城的牛人:与战友一起投下中国首颗实验性氢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yingcheng/58188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