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平顶山新闻 > 叶县新闻 >

河南叶县保护性耕作让农民“多收了三五斗”

[摘要]10月8日,在叶县水寨乡水寨村村民张金田的玉米地里,玉米联合收获机轰鸣开过,林立的秸秆瞬间被切成了碎片,像一层“毯子”铺在田里。紧接着,小麦免耕播种机开了过来——旋耕、播种、施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往年需要五六道工序的秋收、秋种,现在一次就完...

10月8日,在叶县水寨乡水寨村村民张金田的玉米地里,玉米联合收获机轰鸣开过,林立的秸秆瞬间被切成了碎片,像一层“毯子”铺在田里。紧接着,小麦免耕播种机开了过来——旋耕、播种、施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往年需要五六道工序的秋收、秋种,现在一次就完成了。这是该县保护性耕作模式的一个镜头。

  “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模式’五六亩地只要1个小时,以前至少需要3天。”种粮大户张兰功说。

  保护性耕作模式,就是依托机械化手段,实施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等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达到防治农田风沙扬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的的耕作模式。农民则亲切地把保护性耕作称为“懒汉田”。

  叶县农技站副站长赵艳红算了一笔账,保护性耕作让农民的劳动量减少了,土地产量提高了,农民真正“多收了三五斗”。

  “第一斗”是减少了农民生产成本。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次数减少2到7次,免耕播种后,土壤只需要三年深松一次即可。

  “第二斗”是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另外,秸秆粉碎到地里,减少水分蒸发,少浇一两遍水,一般性旱情无需浇水。今年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保护性耕作抗旱、保墒、增产的优势更加明显。

  “第三斗”是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农民投入的时间更短、劳动强度更低。

  “这力也省了,钱也省了,可粮食不少打,钱也不少拿!”提起种“懒汉田”,水寨村村民脸上乐开了花。


豫都网微信

《河南叶县保护性耕作让农民“多收了三五斗”》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yexian/22156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叶县:土地流转照亮金沟村农民心窝子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