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0 11:5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 2015年9月28日,某企业负责人张国乾在展示他刚刚领到的我市首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资料图) 平顶山新闻网记者 王尧摄
????“在项目建设上,我市以推行模拟审批为重点,创新审批机制,平均节约审批时间一半以上。目前,全市258个省重点项目模拟审批全部完成。”上月14日,市政府项目办主任周奇介绍,我市模拟审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我市转型升级的任务空前繁重。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5年来尤其是2014年以来,我市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改革。伴随着改革红利的逐渐释放,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35”图示工作法
????为坚定有序地推进改革,我市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体制和办事机构,并于2014年5月确定第一批11个方面、43项重点改革事项,同年10月又明确了23项近期重点改革任务,2015年再确立36项重点改革任务。对于改革事项,我市实行《市委重点改革任务》《纳入全省督办的重点任务》《重点改革事项分类审议清单》三本台账管理,跟踪落实。
????结合实际,我市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235”图示工作法,“2”即坚持两个原则——做到没有方案不允许启动、方案不经过审批论证不允许实施“两个不允许”和明确任务、明确责任“两个明确”;“3”即分专题小组、专项小组、领导小组3个层级实施管理;“5”即实施立项、制定方案、分解任务、组织实施、督促考核5个步骤。市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专项小组、县(市、区)、专题小组等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全部用图示的方式加以明确固化,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一目了然,确保了改革决策的真正落实。
????模拟审批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重点项目建设是我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审批慢的问题。经过梳理,我市发现项目审批慢主要原因是前置条件多,尤其是土地、环评等前置手续办理时间长,影响了后续环节的审批。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市探索推行重点项目模拟审批制度,对项目实行“统一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反馈”的运行机制。首先,以投资人自愿为前提,由投资主体向市行政服务中心模拟审批窗口提出申请,并作出相关承诺。其次,对进入模拟审批的项目,在不影响审批部门履行职能的前提下,后置部门提前介入、提前咨询、提前辅导,项目可在未供地前就进入审核程序,各审批部门视同项目主体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出具注有“模拟”字样的审核文件。最后,待土地出让手续完成并达到法定条件后,迅速更换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使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2014年,我市对22个项目开始模拟审批试点,除1个项目因更换业主暂缓建设外,其余21个项目均完成审批手续。2015年,我市把新开工重点项目全部纳入模拟审批,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
????我市还坚持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化改革,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高新区始建于1992年,由于管理体制长期没有理顺,发展步子一直迈得不大。2013年7月,市委、市政府实施区域管理体制改革,将叶县遵化店镇、卫东区皇台街道皇台徐村等地划归高新区管理。2014年3月,市委、市政府赋予高新区管委会省辖市级经济社会审批管理权限,提高了该区的行政效率和经济社会管理水平。
????上月15日,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感慨道,以前由于没有区域管理权限,高新区就像被束缚了手脚。被赋予区域管理权限后,高新区在发展规划和实施上做到了“一盘棋”,发展的步子越迈越大,近两年来基础设施投入是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多倍。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近500家,累计完成投资237亿元。
????我市还完成了实施区域代管共建石龙独立工矿区暨产业集聚区、将新华区的31个行政村整建制划归新城区代管等改革,破解了制约石龙区、新城区发展的空间瓶颈。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行政管理体制、财税管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取得新突破,为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平顶山新闻网记者 吴学清)
《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增活力》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yingcheng/37152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