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22 09:2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记者 赵志国
豫都网讯 “我是顺丰快递公司的,你所发的包裹里涉嫌藏毒,已被上海公安局查获,公安局现在马上就要抓捕你了……”市民接到此类电话,如果被吓到,然后按照“快递员”的指引与“公安民警”联系,那就一步一步掉进骗子的圈套了。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骗子们又出新招数,近期,我市发生多起“快递诈骗”案件,已有多名市民受骗。
快递骗局 已有多名市民中招
10月16日,家住宝丰的王先生接到自称上海顺丰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王先生所寄的包裹里夹带了毒品,现已被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区公安分局民警查获。王先生表示自己从未寄过包裹到上海,对方要求王先生最好和上海警方联系,以证清白。挂完电话后,王先生还是一头雾水。当天中午,一名自称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的李警官打通王先生的电话,“李警官”说,王先生的案件已经升级,不但涉嫌藏毒,还涉嫌洗黑钱,上海警方马上要到宝丰抓捕王先生。电话里,“李警官”声色俱厉地对王先生大声呵斥。王先生六神无主,赶紧向“李警官”询问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李警官”的脾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自称认识中国银监局的“张主任”,可以让“张主任”帮忙查询一下王先生的银行账户是不是真的洗黑钱,并告知了“张主任”的电话号码。王先生来不及思索,就拨通了“张主任”的电话,“张主任”态度和蔼,并保证替王先生摆平这件事。电话里,“张主任”告诉王先生此事涉及案件,必须保密,要他去一个僻静的地方再告知详细内容。随后,“张主任”与王先生攀起了家常,询问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等。其间,“张主任”还让王先生下载一个手机软件(事后发现该软件可拦截手机短信)。就这样,王先生与“张主任”在电话里聊了三个小时左右。最后,在“张主任”一再保证摆平此事后,两人才挂断了电话。挂完电话后,王先生通过中国银行客服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9.6万余元在自己和“张主任”通电话期间被转走。王先生这才明白上当受骗了,赶紧报警。
无独有偶,10月19日上午8时许,家住卫东区的马女士也接到了“快递员工”的电话,因所谓包裹问题被骗2.5万元。
据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近期,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实施诈骗案件频发。这几次骗子又换了新花样,先冒充快递公司员工与受害人取得联系,然后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骗子们通常以受害人涉嫌贩毒、洗钱等为理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然后把钱转走。
加强防范 识破骗局其实不难
为避免广大市民上当受骗,市反诈中心民警整理了几点识别骗术的方法,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增强防范意识。
骗子们首先要骗取受害人信任。骗子通过网络购买受害者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来取得受害者的初步信任,同时会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为警方办公电话,让受害人拨打114查询验证,进一步增强信任。然后会通过声色俱厉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会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为了增强恐吓,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会通过虚假政法机关官网或网络传真让受害人收到一份通缉令,此后,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缓和语气,进一步诱骗。等受害人入局后,骗子会给受害人提出“证明清白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资金调查。所谓的资金调查,就是要求受害人将银行卡插入ATM机,然后把卡内的资金转到指定的账户。骗子会电话遥控受害人转账全程,直到受害人卡上的存款全部落入骗子手中。
反诈民警提醒市民,公检法人员不会电话通知你已涉案,更不会把通缉令或逮捕令寄到个人手中。市民要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不要轻信陌生人来电,更不要轻易转账。面对诈骗分子的恐吓,不要过于紧张害怕,也不要切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系,正所谓“当局者迷”,遇到此情况及时询问周边亲朋好友,便能轻易识破骗局。
《电信诈骗又出新伎俩 利用快递引人上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yingcheng/64704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