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平顶山新闻 > 鹰城印象 >

追梦记者节,在坚守中融变

[摘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今天是第17个中国记者节。记者,是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优化“纸媒”,做强“指媒”,记者这个职业正经历着阵痛和融变。从一支笔到“长枪短炮”无人机,从单一职能到全媒体呈现,他们在努力读懂别人,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今天是第17个中国记者节。记者,是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优化“纸媒”,做强“指媒”,记者这个职业正经历着阵痛和融变。从一支笔到“长枪短炮”无人机,从单一职能到全媒体呈现,他们在努力读懂别人,也在努力提升和丰富自己。在融变的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正在改变记录社会发展的方式,但他们对新闻本真的执着与追求一如既往。

??? 复刊元老李光宇:不辜负记者光荣称号

退休之后的李光宇拿起画笔,进行着自己喜爱的中国画创作。

??? 采访对象:李光宇??

??? 年龄:83岁??????????

??? 入职时间:一九八二年

?□平顶山新闻网记者 王春霞/文 李英平/图

????李光宇是一位满头银发的瘦高个老头,在报社大院里经常会看到他的身影,虽年过八旬却并未给人颓败之感。他曾经是《平顶山日报》复刊时的元老之一,几十年来亲历并见证了平顶山日报社的发展与壮大。

????11月3日,记者来到李光宇家中,与这位老报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老人家中干净整洁,客厅里、书房里挂满了他自己的国画作品。我们坐在阳台上,沐浴着秋日暖阳愉快地聊了起来。

????查找鲁迅手书体拼凑出报头

????老人很重视这次聊天,竟事先准备了一篇千字的提纲,写在他的日记本上。不过,我们的聊天从一张老照片开始。

????翻开《平顶山日报》10周年纪念特刊,一张老照片映入眼帘:1969年《平顶山报》(当时的报名)全体采编人员的合影。依稀能够认出,李光宇坐在前排中间的位置,风华正茂,很是精神。

????李光宇回忆说,1969年,原本在市一中任教的他,调至《平顶山报》担任美术编辑兼摄影记者,这是他接触新闻工作的开始。当时的《平顶山报》每周三刊,工作人员只有20几个人。遗憾的是,1970年《平顶山报》因“文革”停刊了。

????“虽然我当时做新闻工作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那是我收获最大的一年。”忆起当年,老人仍然心怀感恩。1982年初,《平顶山日报》筹备复刊,曾经在报社工作过的经历让他有幸成为筹备组成员之一。从赴外地考察、试刊,到1982年10月1日正式出报,虽说是复刊,一切程序千头万绪,与创刊差不多,仅报头的题写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李光宇记得,本来想找当时的市领导题写报头,可他们都不愿意接这个活儿,无奈他到市图书馆查阅资料,从鲁迅的手书体中拼凑出“平顶山日报”这5个字,最终作为《平顶山日报》的报头,一直沿用至今。后来,编辑张黑吞还写过一篇回忆文章《鲁迅与平顶山日报》,说的就是这个渊源。

????从筹备到创刊之初,那段日子特别忙,他曾经有一个月顾不上回家,惹得妻子跟他吵:“你还要不要这个家了?我们都吃不上饭啦。”原来,那时候家家烧的都是蜂窝煤,买煤要到煤球场去拉。“在煤球场排队等候,等煤球制出来,装上车,拉回来再搬进屋,那时候家里只剩我和小儿子,街上又没有饭店,真是急得饭都吃不到嘴里。”李光宇的老伴儿忍不住插话进来,笑着回忆那段往事。

????“报纸刚复刊,今天早上去上班,明天早上回来吃顿饭就又走了,大年三十也在班上。我记得专门给他做了一件蓝斜纹大衣,羊毛内里,骑车子上夜班挡风。”老伴儿说,几十年了,这件大衣到现在也没扔。

????“报社最早在市灯泡厂(现博智家居)对面楼下,租用人家的办公室,连洗照片的暗房都是用卫生间改成的。那时候是手工画版,排版用的还是铅字模,就是活字印刷那样。”李光宇感慨地说,尽管刚复刊时条件异常艰苦,但1982年复刊之后,报社迎来了大发展阶段,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逐渐告别了铅与火,如今早已今非昔比了。

????要对得起记者这个光荣称号

????作为一位老报人,记者问李光宇:“您认为如何才能当好一名记者?”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腿勤,眼尖,文笔还得跟上。”接着,他深有感触地说:“记者这个称号很光荣,要对得起这份光荣,得勤奋得辛苦!”

????他还记得1970年去采访矿工劳模李二银时的情景。当时听说矿工李二银每天班前会上带着全队矿工诵读毛主席语录,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就赶到了二矿,拍摄现场照片,到李二银宿舍跟拍,回来后自己又到暗房去冲洗照片,随后图文刊发到了当时的《平顶山报》上。

????“当时报社采访也不派车?”“当时哪有车呀?整个报社还没有车呢。”李光宇说。

????1982年10月,《平顶山日报》复刊之后,李光宇开始担任编委委员兼总编室主任,主要从事编辑工作。这期间,他写出了大量新闻研究方面的论文,有时出差也客串一下记者。

????其实,除了新闻工作者这个身份之外,李光宇还有一个身份:画家。毕业于原华中师院美术专业的他,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由于拥有美术特长,李光宇很忙,除了本职工作,报社编印各种宣传册、纪念册时都少不了他的设计和美编。

????对于过去的勤勉与贡献,83岁的李光宇老人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自己:“回忆过去,无愧于这几十年,没有虚度年华吧。”

????现在老人每天画画、健身、写日记,生活简单而充实。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传达室拿报纸,看当天的日报与晚报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对于报纸的未来,他依然很有信心:“历史是割不断的,新闻就是历史的记录,将来查找历史文献,仍然需要报纸。”



《追梦记者节,在坚守中融变》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yingcheng/66039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平顶山市志愿服务建设向前推进一大步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