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平顶山新闻 > 鹰城印象 >

【2016年终特别报道】生态建设:秀美鹰城满眼春

[摘要]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宜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新城区大香山路湛河桥西侧的河水清澈见底(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市九次党代会提出,我市要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

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宜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新城区大香山路湛河桥西侧的河水清澈见底(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是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市九次党代会提出,我市要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6年,我市持续造林绿化、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湛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在保护环境中推进了绿色发展。

????绿化造林展现秀美鹰城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6年,我市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巩固扩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实际造林20.7648万亩(造林16.3597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4.4051万亩)。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310万亩,其中有林地307万亩,林木蓄积量8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2.4%。全市9个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林业生态县(市、区)。

????2016年8月17日,平顶山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试点验收,成为我市首个、当年河南省唯一正式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我市将把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为集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保护利用、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和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如今的鹰城,正在不断将湿地嵌入这座工业城市中,融入城市的发展中,渲染铺陈出一幅城市风貌更新、百姓生活品质更优的亮丽长卷。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克难

????2016年,我市克难攻坚,找准了影响空气质量的“六大因素”,健全了督查问责“三大体系”,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市以煤炭为主导、以耗能产业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特点,导致污染排放问题突出。加之市区东西狭长,西高东低,呈簸箕状,北西南三面高,一面低,特殊的地理地形对空气流动十分不利。

????2016年7月4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立即行动,于7月8日召开了攻坚战动员大会,印发了“1+7”攻坚实施方案,重点对扬尘治理、工业大气、燃煤污染、油气挥发、黄标车老旧车淘汰、秸秆禁烧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攻坚。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多次专题督查环保工作;建立500人的督查队伍,全面开展督查,推动工作落实;环保系统更是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全力推动工作的开展。

????2016年,全市空气质量省定责任目标实际完成情况为:PM10为125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8微克/立方米;PM2.5为75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193天,比去年同期增加60天,优良率52.7%。按照省定考核办法,我市自测成绩位于周口郑州之后,居第3位。根据环保部关于沙尘暴天气特殊处理的最新规定,我市优良天数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从全省看,全面完成三项目标的只有周口和平顶山。

????湛河治理实现“污水进管,清水进河”

????上月26日,在位于新城区宁洛高速入口东北侧的湛河生态文化公园,工人正忙着栽树。

????湛河生态文化公园是湛河景观生态工程中四大公园之一。“景观生态工程和支流治理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工程。”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樊爱武说。

????我市湛河综合治理以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规范为指导,全面体现“治污、引水、绿化、亮化、文化、经济、生态”的功能,实施包括截污治污、河道治理、景观生态、引水蓄水在内的四项工程。

????湛河综合治理按照“西分、北截、南调、中加强、源头综合治理”的截污治污思路,对湛河整个流域进行治理,实现日常污水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保证满足近期2020年和远景2050年污水处理的需要。2016年9月6日上午,湛河实现“污水进管,清水进河”,标志着湛河两岸排污主管道系统全线贯通,截污工程基本完工。

????河道工程按照农村河段维持10-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城市规划发展区河段采用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城市建成区河段采用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治理,主要工程包括河道清淤、边坡整修、一平台和二平台修筑等。目前,许南公路以西35公里长河道工程已完工。

????预计2017年底,我市可以实现包括四大公园在内的湛河主河道工程大头落地。

????(本报记者 田秀忠)



《【2016年终特别报道】生态建设:秀美鹰城满眼春》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yingcheng/73222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0名教师获评市第四届名师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