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5 09:18 我要投稿
鲁山县磙子营乡大尹庄村富兴牧业肉牛养殖项目,作为磙子营乡多年来重点打造的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已建成大型现代化养殖场2座、标准化种牛基地1座、年产3000吨饲料生产线一条,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该项目通过贫困户入股分红、分散养殖肉牛、流转土地、劳务用工等多种形式,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隋凤海是大尹庄村三组村民,由于老伴儿患病,无儿无女,他自2017年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已在富兴牧业干活半年多,工作就是拌料、喂料等,每月能拿到工资。他告诉记者:“家里每年种地收入不多,岁数大了到别处打工人家也不要,现在在家门口干活儿,轻松不累,有技术员指导,让干啥咱就干啥,也不耽误种地。昨天还带老伴儿去复查了,感觉现在生活有了挺大改善,越过越好了。”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带动贫困户81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近年来,磙子营乡广泛调研境内贫困区域的潜在优势,因地制宜地将现代生态养殖理念贯穿精准扶贫工作始终,走出了一条发展动生态养殖推动脱贫攻坚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制定规划,精准施策。在摸清全乡9个贫困村和39个非贫困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各个村特色养殖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编制特色养殖业发展规划,精准到村到户,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每个村重点培育1—2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养殖业。
二、明确重点,统筹推进。按照“一村一品,重点推进,发展主导产业”原则,结合各地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养殖业布局,选择当地的优势特色畜禽品种作为养殖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推进“特色养殖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各村特色养殖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我乡特色养殖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
三、整合资金,示范带动。加大精准扶贫产业开发的项目支持力度,整合上级相关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发展养殖业开发。通过项目引导,打造示范样板,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区域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四、企业参与,市场驱动。引导和扶持养殖龙头企业入驻贫困村开办养殖场和养殖基地,指导贫困村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等模式,推进“村企共建”,使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以强带弱、强弱组合的形式带动贫困村发展优势特色养殖,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五、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贫困户养殖创业就业技能。编印和发放养殖技术资料,为贫困户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提供帮助。充分发挥乡农业服务中心的作用,邀请专家到我乡开展专题培训和进行现场指导,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磙子营乡乡长陈永坤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生态养殖项目发展势头良好,正推动磙子营乡以破竹之势前行,这些产业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一条条致富之路,为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下一步,磙子营乡将继续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真扶贫、扶真贫”,在脱贫上使真劲,充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磙子营乡: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lushan/67635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