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平顶山新闻 > 湛河区新闻 >

一起“网络监督”敲诈案背后的故事(2)

[摘要]据相关媒体报道,3月6日,张某指使中阳县曹某等人去山西吕梁市检察院上访,然后用网名“山西张飞”在网易、搜狐、新浪、华网在线等网站发帖,称宁乡镇政府违规修建办公楼、非法牟利3000多万元,并传播曹某等人上访...

   据相关媒体报道,3月6日,张某指使中阳县曹某等人去山西吕梁市检察院上访,然后用网名“山西张飞”在网易、搜狐、新浪、华网在线等网站发帖,称宁乡镇政府违规修建办公楼、非法牟利3000多万元,并传播曹某等人上访情况及其图片

   3月8日,张某给郭某发短信,让其搜索、关注网上的帖子,并约郭某在太原市见面。见面后,张某向郭某索要18万元,称其可以将网上帖子和图片全部删掉。迫于社会影响和压力,郭某答应了张某的要求,先支付了5万元,并承诺剩余的随后再给。

   3月11日,张某又约宁乡镇党委书记张某(同姓)和郭某见面,提出删掉网上全部帖子和图片的条件是张某和郭某支付给他现金15万元。当天下午,郭某就汇给张某10万元。可张某收到钱后并没有删帖,而是先从卡上取出1万元挥霍。

   在中阳县政府网上,记者查到宁乡镇党委书记为张帆,镇长为郭全生。

   张某这次被抓,在坊间却流传着另一种版本:张某在收到15万元后,当天晚上,也就是3月11日晚,当地一县长宴请张,希望张也能删除网上流传的该县长的不利言论,在酒桌上双方从20万谈到15万,令等待收钱的张某没有想到,第二天等来的不是钞票却是一副冰冷的手铐……

   删不完的“网帖”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网上确有多篇文章直指中阳县主管城建工作的高学彦副县长。

   网上文章显示,2010年1月18日,宁乡镇北街村村民贺存海等4人在山西省政府信访局反映宁乡镇政府修建办公大楼非法占用集体用地问题,省信访办将信访转送单位送给中阳县王建国县长。王县长看了转送单后,承诺于1月27日解决。

   1月27日上午,贺存海等六人到了中阳县政府大楼门前,被保安拦住,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贺存海被保安一拳打到在地,头碰在地板上休克过去。

此时,主管城建的高学彦副县长正好从政府楼下路过,众人向高县长求救时,高学彦副县长一句“谁打了有谁在,死下呀干我球事”。

   有围观的群众说:“像这样见死不救的父母官能这么说话,当时又有人说高县长在网上前两天还向网民公开道歉。今天还是对老百姓如此无礼狂言。”

   宁乡镇北街居民、在职教师张汉文,2000年拍得县政府组织拍卖一幢临街小二楼,此楼当时二楼没有楼梯,拍卖时答应给予规划修建,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没有兑现。

   张汉文到县政府找主管城建的高学彦副县长反映问题,没想事没办成,却挨了高副县长的连环“球”,而此次可谓经典的对白也被贴到了网上。记者注意到,短短的一段录音里,高副县长竟多达9次提到“球”字,还更是直指张汉文算个“球”。

   这里的“球”并不是足球、蓝球、乒乓球的那个球,而是山西的地方方言,一般当地小混混们骂人的口头语。

   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1月22日中午,高学彦主动上门与张汉文夫妻座谈沟通、深刻道歉、征求意见,得到了张汉文夫妻的谅解。

   高学彦在网上发表的媒体监督回复中称:“这段时间,我们也一直着手张汉文同志反映问题的协调处理。”

   回复的最后,高学彦表示:“对所有新闻媒体及广大干部群众对我的监督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以此为鉴、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虽然副县长在回复中称:本着维护双方利益的原则,力争使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但近日网上言传高副县长开始对事件中人实施报复,连暴“球事”的高副县长再一次占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记者在网易论坛上看到,2010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日),数十台警车、数百名警察对山西中阳县城正街进行封锁。上午10时许,“球县长事件”当事人张汉文家不到两平方米的一间小厨房被强拆。

   躲不完的“猫猫”

   3月23日,中阳县新闻办一位高姓工作人员在复印了记者的证件后表示,持记者证在中阳可自由采访,不需要新闻办通知相关单位。

]

   吊诡的是,侦破此案有功的县公安局在发布了一条类似新闻通稿的消息后,对于此案采取了保密态度。办公室主任王永明表示采访必须得到新闻办刘主任的通知才能进行,希望先联系刘主任,记者多次拔打新闻办的办公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离开公安局,前往县政府。在这座宏伟的建筑门口,有六七名穿着类似警服的保安,挡住了所有欲进入这座大厦的陌生面孔,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保安电话通知了上面办公室,办公室给出的答复照样是“想采访,必须有新闻办的通知,这是我们这的规定”。

   县政府大门对面是个硕大的广场,与广场相连的是用汉白玉修成的小桥,小桥雕龙浮凤,精巧别致,宛如天安门前金水桥的小型版,广场中间竖立着12根同样是汉白玉雕刻的盘龙巨柱,这12根巨柱四高八低,当地居民说这寓意“四平八稳”的意思。

   相关部门的“规定”与保安的“忠于职守”使记者的采访只能徘徊在这“四平八稳”的盘龙巨柱之间。

   发稿之前,记者通过内部关系找到了郭镇长的手机号码,多次拔打,答到的回复均是“打错了”。

   随着张某被警方刑事拘留,这起打着“网络监督”旗号,通过网上曝光、炒作,要挟基层干部,从而达到敲诈勒索钱财为目的的事件,似乎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相关部门的“躲猫猫”使本文开头的问题,仍扑朔迷离。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陕县国土、林业部门为何乱办“糊涂案”

后一篇:山东路桥集团在招投标中“违法违规”?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陕县国土、林业部门为何乱办“糊涂案”

    后一篇 >山东路桥集团在招投标中“违法违规”?


    豫都网微信

    《一起“网络监督”敲诈案背后的故事(2)》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ds.yuduxx.com/zhanhe/11668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